2020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达到500万辆,2022年2月突破1000万辆,而迈上2000万辆新台阶,仅用了1年零5个月。
中国汽车工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蹄疾步稳,连续8年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一。新能源汽车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赛道”。中国新能源汽车何以领跑全球?快速发展的“诀窍”是什么?
【资料图】
产业按下“加速键”
比亚迪集团8月9日宣布,其生产的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
从0到100万辆,用了13年;从100万辆到300万辆,用了1年半;从300万辆到500万辆,仅用9个月。
卧薪尝胆,厚积薄发。比亚迪的发展充满韧性和后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生动实践。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增长42.4%和44.1%。
产销旺盛的同时,出口攀升意味着中国品牌国际认可度的提升。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0%;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
新能源汽车在展会上的表现同样火爆。近期,第20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上,广汽埃安展区,不少参观者咨询购车。销售员赵海权兴奋地说:“一天就订出50多台车。”
今年以来,各大汽车展会上,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展台上,各大跨国车企“组团”来参观交流的频次显著增多。
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产业政策研究部部长朱一方表示,近年来,政策为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品质优势逐步显现。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突破2000万辆,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正在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透视高质量发展“密码”
2008年,中国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起步至今十余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道路。
崛起靠的是什么?
——政策大力支持。“产业快速发展,政策引领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说。
拥有奇瑞、蔚来、江淮等整车企业的安徽省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多年来,当地相关政策接续出台推动产业发展。上半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7.8%。
据统计,近年来,各部门先后推出70余项支持措施,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出台配套政策。从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到组建动力电池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一系列举措让产业发展方向更明确、步伐更坚定。
——市场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随着中国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和应用,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近年来,从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到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来自消费端的支持充分调动了产业转型的积极性,市场快速拓展带动产业链创新。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凯说,从材料体系到电池结构,高速增长的市场,推动了动力电池行业走向前沿。
——坚持自主创新。创新驱动换道超车,经过多年培育,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技术优势。
“再难不能省研发。”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认为,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奇瑞每年将销售收入约7%用于研发投入。
近年来,中国车企积极布局纯电、混动和氢燃料等多元技术路线,推动行业加速变革。
——产业链持续完善。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和销售,中国打造出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
在长三角,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一家新能源整车厂可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
上海提供芯片、软件;向西约200公里的江苏常州,提供动力电池;向南200多公里的浙江宁波,提供车身一体化压铸机。
“过去竞争靠的是专项技术。今天,更要靠‘链’。”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徐军说,依托集成创新巩固和扩大产业链优势,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巩固优势 乘势而上
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改写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并持续吸引全球头部车企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日本丰田与广汽联合开发新能源车型;德国大众在安徽建立新能源汽车全球研发总部。近日,大众集团又以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4.99%股份,将合作开发电动车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燃油车时代,跨国车企与中国车企合作,往往是单向技术输出,中国以市场换技术。而此次大众和小鹏合作,获得技术以扩大市场成为大众的主要目的。
“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合作,中国汽车产业将给世界汽车产业变革注入更多力量。”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世界市场份额比例已高达63%,产业优势越发明显。
“巩固发展优势,更需补齐短板。”朱一方表示,当前,相较跨国车企,本土品牌在品牌价值、技术研发、全球产业布局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付炳锋表示,芯片、基础软件、关键材料等产业链发展短板需要持续发力补足。产业转型带来的产能过剩及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需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破题。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能力。”朱一方说,巩固优势,怎么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提升品牌认知度,成为下一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输出品牌生态,全价值链竞争。”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认为,车企不仅要拥有技术和产业链优势,更要在市场特别是海外市场上做好长期布局。
当前,在全球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快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本土品牌迎来历史机遇,也给全球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以上为犀牛之星转载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 (2023-08-18)红旗连锁(002697):零售主业表现稳健 新网银行向上突破
- (2023-08-18)英威腾(002334):业绩复合预期 海外业务维持高增长
- (2023-08-18)资产支持票据产品报告:资产支持票据发行规模整体有所降低 供应链、补贴款、融资租赁和应收账款四类资产仍为主要基础资产
- (2023-08-18)川投能源(600674):来水偏枯影响发电 雅砻江贡献主要业绩
- (2023-08-18)中科三环(000970):多重因素导致公司业绩同比下滑明显
- (2023-08-18)爱博医疗(688050):业绩符合预期 视光业务营收贡献提升
- (2023-08-18)爱博医疗(688050):2023H1高增长 关注下半年系列催化
最近更新
- (2023-08-20)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一路疾驰”——中国高质量发展亮点透视之二
- (2023-08-20)新股、次新股火了!盟固利连续3天20CM涨停 长青科技5连板 谁在爆炒?
- (2023-08-20)一朵花的“蝶变”:美丽产业放大菏泽“牡丹效应”
- (2023-08-20)海纳科技(873279):拟定增不超7364万元
- (2023-08-20)赛莱拉(831049):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1497.1万元,同比亏损减少
- (2023-08-20)贝克福尔(831657):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726.12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 (2023-08-20)宝来利来(831827):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353.72万元,同比减少75.16%
- (2023-08-20)淳博传播(839133):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734.76万元,同比增长117.44%
- (2023-08-20)8月19日 青年路航侧村工地抢修停水公告
- (2023-08-19)诺得物流(834703):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767.15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 (2023-08-19)乌称切尔尼戈夫市中心遭俄军导弹袭击,已致7人死亡90人受伤
- (2023-08-19)超级士兵泛滥,因血清崛起的角色已有20人,还有一大批即将诞生!
- (2023-08-19)心愿小短句10个字(幼儿园心愿卡的内容怎么写)
- (2023-08-19)“我活这么大,没见过这么小的抽纸”——一些网售商品未标注规格到手后严重“缩水”
- (2023-08-19)委托作品著作权归谁
- (2023-08-19)安徽警方推出21项举措,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2023-08-19)“支撑美国经济的关键”,就要没了?
- (2023-08-19)通车后南宁至玉林行车时间约50分钟,南深高铁南玉段全线开始铺轨
- (2023-08-19)中远海特08月18日获沪股通增持2.5万股
- (2023-08-19)一诺威(834261):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5811.46万元,同比减少49.12%
- (2023-08-19)九菱科技(873305):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1944.01万元,同比增长130.91%
- (2023-08-19)汇隆活塞(833455):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1609.24万元,同比减少4.74%
- (2023-08-19)北京航峰(430111):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469.27万元,同比亏损增加
- (2023-08-19)亿维股份(836266):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500.83万元,同比增长56.42%
- (2023-08-19)汇杰设计(839954):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570.39万元,同比增长1.2%
- (2023-08-19)中睛股份(873560):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545.48万元,同比增长6.96%
- (2023-08-19)车评头条:X4以X3为基础采用了与跨界车类似的双门跑车设计
- (2023-08-18)振有电子(839559):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1003.14万元,同比减少36.06%
- (2023-08-18)陈军:品牌竞争要从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全方位统筹发力
- (2023-08-18)粤港澳大湾区首条直飞湘西航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