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这是安踏创始人丁世忠在接班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资料图)
不过,想要把安踏这个“晋江品牌”推向全球,难度可想而知。相比于耐克、阿迪达斯等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运动品牌而言,当时成立还不足30年的安踏显然缺少了历史的沉淀,于是安踏将目光瞄向了各大运动品牌,希望通过收购实现弯道超车。
对于安踏来说,2009年花费花了3.3亿从百丽手上买下FILA中国业务,是其成功蜕变为国际运动巨头的关键。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FILA为安踏集团贡献了50%的营收,单个品牌的利润率高达70%;不过,伴随着FILA在2022年陷入增长困境,安踏也开始遭到“反噬”——其2022年营收增速仅为8.76%,净利润更是下跌了1.68%,相较于2021年差距相当明显。
实际上,除了FILA之外,近年来安踏还从全球各地收购了许多的运动品牌,但这些并购都未能复制FILA的成功。从现在来看,安踏一边需要解决FILA增长乏力的困境,另一边还需要管理旗下众多运动品牌,安踏这家靠并购一路成长为全球第三大运动服饰集团的国产品牌,面临的压力和焦虑也变得越来越大。
靠并购撑起的运动巨头
对于安踏来说,其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和地位,离不开背后一起又一起的并购。
关于安踏的并购历史,最早还要从2009年收购FILA说起。当时,安踏以3.32亿元的价格,从百丽手中收购了斐乐(FILA)在中国的专营权和商标使用权,负责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地区推广及分销斐乐产品。
在刚刚收购FILA的时候,FILA还深陷亏损泥潭之中。当时,FILA在中国只有50家门店,亏损高达3218万。为了扭转FILA的困境,安踏对FILA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第一是重新回归“运动时尚”的品牌定位,第二是由批发改为直营模式。
据媒体报道,为了实现FILA的改革,安踏可谓用尽了心思和办法。例如在批发改为直营这件事上,安踏耗费了3年的时间,从经销商手里收回了FILA几乎所有的门店,然后再将其全部改为直营模式;而在回归“运动时尚”这件事上,安踏又不惜增加成本,加大进口材料的比例,而且还邀请了诸多娱乐时尚明星来进行推广,在推广上不惜下“重本”。
在安踏的努力下,FILA很快便起死回生。2013年,FILA成功实现盈亏平衡;次年,FILA再进一步——成功实现盈利。到了现在,FILA已经成了安踏增长的来源,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FILA为安踏集团贡献了50%的营收。
伴随着FILA走向成功,有了并购经验的安踏也开始了全球并购之路。根据媒体统计,从2016年开始安踏从全球各地收购了近十家运动品牌,例如日本的迪桑特DESCENTE、韩国的可隆体育KOLON SPORT,当然还有耗费巨额资金亚玛芬体育,旗下品牌包括被消费者称为“户外爱马仕”的始祖鸟、专业网球品牌Wilson、滑雪品牌Salomon等等。
伴随着安踏在全球各地不断“攻城夺寨”,其也逐渐成了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体育品牌,市值在2021年时最高时一度超过了5000亿,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不过,正当大家以为安踏可以通过收购再进一步,最终市值能够超越耐克和阿迪达斯这两大巨头的时候,没想到安踏的增长却戛然而止了。
遭到并购“反噬”
对于安踏来说,并购确实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尤其是在股价方面。据统计,安踏股价的大涨是从2013年开始,当时FILA刚刚成功实现盈亏平衡;而到了2015年,安踏股价开始加速上涨,从2013年到2021年期间,安踏股价最高上涨了125倍,市值更是一度涨破5000亿。
不过,在股价“猛涨”之后,市场对安踏的质疑声也逐渐多了起来。毕竟安踏这种高度依赖并购的模式,背后隐藏的风险巨大,此前已经有不少的企业因为并购倒下,像同为运动品牌的贵人鸟就是因为大举并购最终走向了退市。
当然,安踏的收购跟贵人鸟相比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贵人鸟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并购了许多非主业的公司,最终因为投资的项目过多、资不抵债走向退市;而安踏的并购主要面向的都是体育行业,虽然并购的品牌众多但并未发生偏移。
然而,安踏这种聚焦主业的并购模式,也并非没有风险。首先安踏的业绩增长主要来自并购企业,安踏品牌发展并不顺利,一旦并购的企业遭遇增长困境,安踏就会受到影响,2022年的业绩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受到FILA增长放缓的影响,2022年安踏营收增速仅为8.76%,净利润更是下跌了1.68%,相较于2021年38.91%的营收增速、49.55%的净利润增速相差甚远。
其次,由于安踏并购的品牌众多,再加上部分并购的品牌还是“加杠杆”并购,如果这些品牌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安踏也将面临着巨大的业绩压力。例如2019年耗费巨资收购的芬兰体育巨头亚玛芬,这是安踏通过贷款的形式来进行并购的,当然2022年亚玛芬同比增长了21.8%,表现还算不错,但随着竞争的加剧,亚玛芬能否继续增长显然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从目前来看,伴随着安踏的并购模式被越来越多投资者所熟知,大家对于安踏的这种高度依赖并购的经营模式也越来越谨慎。从股价来看,截至8月7日收盘,安踏股价报收87港元/股,总市值为2464亿港元。和此前的最高价188.98港元/股相比,如今安踏的股价已经腰斩,市值更是蒸发超过290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则超过2500亿。
不可否认,凭借着并购模式,安踏如今已经晋升为全球第三大运动服饰集团,但从业绩和股价来看,安踏想要走得更远,除了并购之外,或许还需要找到更多稳健的经营方法才行。
为您推荐
- (2023-08-08)债市情绪面周报(8月第1周):卖方情绪降温
- (2023-08-08)宏观大类日报:惠誉下调美国评级冲击全球情绪
- (2023-08-08)计算机行业INFLECTION AI:打造最“走心”的AI对话机器人
- (2023-08-08)南微医学(688029):中报业绩超预期 常规业务全面复苏
- (2023-08-08)通信行业动态报告:网络升级可提升算力效率 1.6T光模块有望加速产业化
- (2023-08-08)利率债日报
- (2023-08-08)六大策略组合表现八月第1期:外资行业组合本周收益率为3.5%
最近更新
- (2023-08-08)市值缩水超2500亿!“并购达人”安踏,还能靠并购走多远?
- (2023-08-08)治疗糖尿病的偏方大全
- (2023-08-08)今日pd990钯金回收价格查询(2023年08月08日)
- (2023-08-08)北交所早盘收评:盘面震荡走低,华信永道跌逾8%
- (2023-08-08)中央气象台:今年第7号台风“兰恩”生成
- (2023-08-08)中国驻菲大使:望菲方停止一切单方面行动!
- (2023-08-08)扬网天气|长夏未尽立秋已至 酷暑未退需防分散性雷雨
- (2023-08-08)今年以来北交所IPO20家企业终止,原因都出在哪?
- (2023-08-08)数据要素再度走高,世纪恒通领涨
- (2023-08-08)重大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年中经济观察)
- (2023-08-08)没有经济衰退就意味着更高的利率!美银大举上调美债收益率预期
- (2023-08-08)美亨实业8月7日斥资5.3万港元回购12.4万股
- (2023-08-08)远安建成沿沮河乡村振兴示范带
- (2023-08-08)新股上市之鸿智科技:专注厨房类小家电ODM
- (2023-08-08)女人更年期怎么办才能更好的度精神衰弱
- (2023-08-08)向地要效益 一茬变两茬
- (2023-08-08)王启蒙:黄金跌向关键位后市怎么看?黄金价格走势分析操作建议
- (2023-08-08)孙泰曾少年 孙泰
- (2023-08-08)油价一月反弹近20% 美联储又要难受了
- (2023-08-07)姜蓬 “以港兴城”助力包头发展
- (2023-08-07)【贪婪大地】游民出品!助眠神器!给你婴儿般的睡眠!
- (2023-08-07)聚力股份(837785):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319.71万元,同比增长39.20%
- (2023-08-07)未名医药:近三年销售费用率超80% 公司已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保障
- (2023-08-07)热烈祝贺寿县一中马志、曹怡灿、常睿、洪雪晴四位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
- (2023-08-07)斯迪克(300806.SZ)捐赠100万元支援河北涿州抗洪救灾
- (2023-08-07)圣氏化学提交上市辅导材料,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
- (2023-08-07)思晗科技(832714):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17.71万元,同比减少84.38%
- (2023-08-07)卓兆点胶(873726):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6467.73万元,同比增长466.43%
- (2023-08-07)华为宣战特斯拉, Model 3 新的劲敌来了
- (2023-08-07)志能祥赢(832710):股东解除限售股票2398.75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