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降息落地,银行存款利率已逐渐步入“2”时代。
(资料图)
6月以来,六家国有大行已完成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多家股份制银行跟进调整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幅度为5到15个基点不等;多地中小银行则紧随其后,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在当下的低利率环境里,一边是储户纷纷寻求资金增值最优解,有人“跋山涉水”跨城存款,有人取出存款投向理财;另一边是银行面临揽储业务需求和降成本“两难”,想方设法留住客户。
资产配置多元化,成为储户和银行的应对之策。多位银行业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居民需要合理调整收益预期,重视风险与收益平衡,配置多元化的产品;银行要向更高附加值的财富管理等方向转型,更好满足市场多元化、高质量金融服务需求,共同促进财富保值和增值。
储户寻求资金增值最优解
新一轮“降息潮”下,居民还愿意把钱存在银行吗?手中的“闲钱”又将投向何处?
这是摆在不少储户面前的新命题。
刚工作满一年的王安(化名)存了些钱,本打算近期存银行定期,却被突如其来的降息打了个“措手不及”。“存款利率一降再降,钱还要存银行吗?”面对告别“3”时代的定存利率,王安陷入了彷徨。
有储户发现不同地区银行存款利率定价存在差异,为寻求更高收益的存款利率,开启“特种兵”模式,“跨城存款”热潮渐起。“我专门做了攻略,坐高铁去杭州存款,存了30万,利率3.3%。”林衿(化名)称,银行还送了15袋米和一个电饭锅,在当前利率下行的背景下,“现在能找到3%以上的存款利率非常难得”。
还有储户选择将到期存款取出,投向理财市场。“钱存银行得到的利息越来越少了。”家住上海的程先生对记者表示,前段时间他关注到某国有大行的公告,5年期定存利率降低15个基点。“如果30万元存5年,利率就少了2250元。”程先生算了一笔账,觉得钱存银行“越来越不划算”,不如买理财产品。
资金流动背后,折射出储户对“资金增值”的焦虑感。数据显示,我国存款增速持续放缓。今年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36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93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36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221亿元。
多位银行业人士认为,存款增长可能继续放缓,主要因为银行持续下调存款利率,尤其是中长期存款利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意愿继续下降,这可能带动居民存款增速进一步回落,导致更多资金流向理财。
在利率下行的市场预期下,居民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日趋升温,寻求资产配置最优解成为热议的话题。“存款利率降低后,我还是会把部分钱存银行‘吃利息’,但也在考虑要不要买些理财产品、国债等。”一位受访储户坦言,当前的银行利率对他的吸引力有所减弱,可能选择将存款“搬家”至消费或投资。
银行如何才能留住客户
随着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如何留住客户”成为各大银行面临的新考题。
“又到了年中冲存款的时候了,我还有700万元缺口,完不成好崩溃呀!”华东一家银行客户经理表示,当前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银行还是下发了一堆任务,如何吸引和留住客户让他颇为“头疼”。
储蓄型保险产品成为银行留住客户的主推产品。“今年不断降息,锁定复利3.5%的保险产品要不要了解一下?”“3.5%预定利率寿险停售在即,想买赶紧买!”记者在社交平台上发现,不少人正卖力推销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
“听客户经理介绍,6月底之后3.5%的产品就会下架,我想趁这段时间赶个‘末班车’。”来自浙江的尹女士最近在考虑购买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她说,“感觉未来利率下行是个趋势,想着提前锁定长期收益。”
招商银行上海某支行的一位客户经理也表示,近期咨询和购买保险的客户不少,大部分看中了储蓄型保险能够锁定长期收益的优势。数据也可以印证保险销售的火热——今年前4个月,保险行业保费达2.3万亿元,同比增9.8%,其中寿险同比上升11.8%。
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3.5%预定利率寿险停售在即。“下半年可能会下调至3%,如果有闲置资金打算用于中长期配置,可以考虑。”一位保险销售人士建议,在购买此类产品时,客户要保持理性,要全面了解清楚产品,不要因担忧3.5%利率产品即将停售而着急入手。
低利率常态化:如何打理好“钱袋子”?
在银行低利率常态化的形势下,居民应当如何打理好自己的“钱袋子”?多元化资产配置成为储户和银行的应对之策。
个人资产配置多元化是大趋势。“我们给客户的资产配置建议是,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中,40%-60%可以投资保本保息产品,例如定期存款、国债、储蓄险等,剩下40%左右可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进行配置。”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客户经理表示。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居民要基于自身的风险偏好、投资能力、投资经验、可投资资产等多方面因素,围绕自己投资目标,进行综合资产配置。其中,当前最关键的就是“要调整心态和预期,平衡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对于风险偏好较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来说,可以在存款之外适当配置一些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储蓄国债等产品。”董希淼向记者分析称,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追求相对较高收益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适当配置一些债券型基金、偏股型基金以及风险等级相对高一些的理财产品,也可以适当投资股票及贵金属产品。
新形势也催生着新机遇,银行要做好客户资产配置“顾问团”。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向记者表示,银行要向更高附加值的财富管理、线上场景等方向转型,更好满足市场多元化、高质量金融服务需求;需要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平衡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重视金融服务质量提升和经营可持续性,而不仅仅是规模扩张,不断优化资产结构。
为您推荐
- (2023-06-26)建材行业周报:积极政策仍值得期待 关注行业供需格局修复
- (2023-06-26)建筑材料行业:淡季需求和价格走弱 政策窗口期
- (2023-06-26)世界最新:证券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正值山鸣谷应 期待风起水涌
- (2023-06-26)2023转债中期策略:聚沙成塔 细大不捐
- (2023-06-26)非银行业周报:债券市场深化注册制改革 关注非银低估值配置价值_实时焦点
- (2023-06-26)社会服务行业2023年端午假期行业数据点评:符合预期 客流延续景气 天天报资讯
- (2023-06-26)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卫星化学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签约 黄磷、涤纶短纤价差扩大
最近更新
- (2023-06-26)观热点:利率“2”时代 你还爱储蓄吗?如何打理好“钱袋子”?
- (2023-06-26)进军粉末涂料丨北新涂料与上海马各签约成立战略合资企业
- (2023-06-26)中国境内首个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今年招生-环球信息
- (2023-06-26)虎毒不食子什么意思_虎毒不食子|全球微动态
- (2023-06-26)电脑路由器是什么样子的_电脑路由器是什么 每日头条
- (2023-06-26)每日短讯:曲江区深入开展“敲门行动” 做实做细防汛安全工作
- (2023-06-26)北交所早盘收评:盘面探底回升,轴承概念集体爆发、泰德股份大涨逾16%
- (2023-06-26)洋务运动图片带字(洋务运动图片)
- (2023-06-26)全球热门:断崖式收缩!美国货币供应量增速连续暴跌,堪比大萧条时代
- (2023-06-26)世界快资讯:200万吨规划,2000亿投资!硅料开卷,先卷内蒙古?
- (2023-06-26)观速讯丨化政务数据为信用融资“通行证” 深圳地方征信平台促成企业融资超1200亿元
- (2023-06-26)华信永道今日申购;昆工科技签订1G瓦IDC成套储能合作协议;债券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 世界动态
- (2023-06-25)第七史诗闪烁珠子在哪刷 第七史诗闪烁珠子刷取攻略
- (2023-06-25)为什么便秘会出(便秘出血是怎么回事) 全球视点
- (2023-06-25)罕见!一颗巨大小行星将掠过地球,专家称其威力足以摧毁一座城市#小行星撞击地...
- (2023-06-25)湖南省怀化市2023-06-18 20:42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2023-06-25)环球速递!我爸爸因为意外事故而去世,现在因为赔偿款的事情不一致而产生纠纷
- (2023-06-25)北交所&新三板周报:汇隆活塞上市首日换手率超90%;端午假期国内出游逾亿次,贵州“村超”成新晋顶流;工信部:支持L3以上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
- (2023-06-25)2023 IAI国际设计节年度盛典在厦门举办-信息
- (2023-06-25)当前速讯:退费诈骗又来了!江苏警方揭示背后套路
- (2023-06-25)上海奉爱医院端午给住院患者送粽子传爱心
- (2023-06-25)今热点:恒大物业:多个人事变动公告
- (2023-06-25)?这就是足坛BUFF之子!外公是马拉多纳!叔叔梅西!父亲阿圭罗-每日报道
- (2023-06-25)沉秋拾剑录(3-6)
- (2023-06-25)环球实时:2023江西高考一分一段表理工类分布情况
- (2023-06-25)荔枝价格大跳水的原因,为何最近荔枝“跌价”如此夸张? 当前热闻
- (2023-06-25)70余家企业入驻海南洋浦科创园|观点
- (2023-06-25)股价飙涨后,还能相信“光”吗?
- (2023-06-25)焦点短讯!旅游市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 (2023-06-25)【时快讯】涨不动的「房补区」,悄悄离开的互联网大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