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国债钟”是一个大型计数器,它实时更新美国的公共债务总额。图为5月29日,行人经过“国债钟”。 新华社记者 刘亚南摄
【资料图】
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6月3日签署关于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意味着旷日持久的美债上限闹剧告一段落。但是,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美债风险都未消减。规模不断增加、政党争斗恶习难改、金融市场可能面临流动性挑战等,都表明美债上限问题只是被暂时搁置了,并未真正消除,仍可能在下届总统大选后的2025年威胁美国和全球经济。再考虑到通胀居高不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影响,美国经济风险依旧只多不少。
当地时间6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一项关于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使其正式生效。该法案之前在美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获得通过。
该法案暂缓债务上限生效至2025年年初,并对2024财年和2025财年的开支进行限制。该法案还规定了收回部分未支配的预算拨款、对某些联邦福利项目实施更严格限制等内容。这是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第103次调整债务上限。
表面上看,旷日持久的美债上限闹剧终于告一段落,但是,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美债风险都未消减,如今的政策依然是治标不治本,这颗“定时炸弹”仍然是个威胁。
首先,美债“雪球”还在继续变大,且丝毫没有减缓的迹象。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国债总额已超过31.46万亿美元,未偿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2019年底的106%上升至2022年底的120%以上。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10年后这一比例将进一步升至132%。
对发达国家而言,未偿还国债占GDP的比重一般以不超过60%为警戒线。美国债务率却超出了警戒线一倍,并且债务增速大大超过GDP增速。倘若把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偿付能力的标准,那么美国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然而,凭借美元霸权地位,美国对天量举债有恃无恐。有分析认为,美元在国际交易中广泛使用,使美国具备以优惠利率用本国货币交易和借贷的过度特权,从而绑架了一些主权国家和全球投资者的利益。这种“大而不能倒”的垄断优势,制造了美国“资不抵债”而不破产的怪象。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极力维护美元霸权。但是,美国如果缺乏实际偿付能力,其无限扩大负债、举新债还旧债的行为,与庞氏骗局并无二致,终有难以为继的那一天。
其次,美国政党争斗恶习难改。长期以来,华盛顿的政客们为了争取选票,寅吃卯粮,养成了为战争、为减税、为各种选举承诺借钱的习惯,导致政府债务节节攀升。
对美国政府来说,要从根本上缓解乃至解决债务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比如,取消非法的贸易和投资壁垒,改善国际收支状况;遏制过度金融化,提振实体经济;减少非必要军费开支;减少采用极端货币政策;等等。但这些举措吃力不讨好,不利于美国政客实现短期利益。
从本次博弈的结果来看,虽然两党最终实现妥协,但也只是为“美债炸弹”指针按了暂停键。美国媒体指出,债务上限问题被暂时搁置了,但该问题可能在下届总统大选后的2025年威胁美国和全球经济。德国媒体表示,美国党派斗争阻碍了寻找永久解决方案,破坏了国会的预算程序,导致美债上限问题反复上演。
再次,美债上限问题告缓,并不意味着美金融市场“警报”解除。有分析认为,达成债务上限协议后,美国财政部将在短时间内大量发行债券,以“迅速填补国库空虚”。美国摩根大通银行预计,美国财政部可能在联邦政府债务上限提高后7个月内,发行总额接近1.1万亿美元的国库券。
此举将会进一步抽走美元流动性。这不仅将加剧银行业近来广泛存在的存款外流问题,让银行面临更大流动性压力,而且可能推高短期贷款和债券利率,让本就在高利率环境下承压的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业内人士担心,银行流动性枯竭“可能对风险资产造成更为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金融行业不确定性已经提高的当下”。
还要看到,两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多次“玩火”,严重损耗了为美元背书的美国国家信用。同时,美国近年来频频挥舞“制裁大棒”,不断加大金融制裁范围,也在持续透支美元信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摆脱对美元过度依赖,通过多元化货币储备、建立本币结算机制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探索“去美元化”路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美元在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占比降至58.36%,是199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最低水平。美国财政部3月份发布的最新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今年1月份全球至少有16个国家出售了美国国债。这一趋势反映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美国债务经济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和美元资产的不可靠性。
随着美债上限问题告一段落,市场关注焦点再度回到美国未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当地时间6月1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6.9%,低于4月份的47.1%,已连续7个月萎缩,持续萎缩时间创下2009年以来最长。其中,新订单加速萎缩,原材料成本降幅为近一年最快。疲软的经济数据让美国经济前景更加黯淡。虽然此次美债上限危机暂时缓解,但考虑到通胀居高不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影响,美国经济风险依旧是只多不少。
为您推荐
- (2023-06-08)泰胜风能(300129):运开时“泰” 乘“胜”而行
- (2023-06-08)房地产行业最新数据:房企销售拿地哪家强?
- (2023-06-08)晨会聚焦 世界速看
- (2023-06-08)天天速递!信用周记(6月第1周):不要因为担忧城投而去下沉二永
- (2023-06-08)固定收益点评:潍坊化债 如何着力? 世界热点评
- (2023-06-08)世界通讯!中特估系列专题(中药行业):乘国企改革东风 中药中特估主线价值凸显
- (2023-06-08)晨会纪要 环球消息
最近更新
- (2023-06-08)环球通讯!美债“闹剧”暂缓但风险犹存
- (2023-06-08)北交所早盘收评:盘面震荡走低,新股N易实大涨近50%|天天观焦点
- (2023-06-08)于丹评ChatGPT写的作文毫无灵性和才情
- (2023-06-08)*ST正邦6月8日快速上涨
- (2023-06-08)今年兰州市将设2059个瓜果临时点位 世界热头条
- (2023-06-08)树立安全“红线”意识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播资讯
- (2023-06-08)创正电气挂牌新三板:主营三防产品,2022年净利3413万元
- (2023-06-08)诺丽科技挂牌新三板:主营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测装备,2021年净利3109万元
- (2023-06-08)北交所上市公司阵营扩至两百家 一揽子高质量发展举措酝酿出台-焦点快报
- (2023-06-08)焦点讯息:准备迎接市场动荡!美国财政部万亿美元国债发行来袭!
- (2023-06-08)中信证券:下半年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十大展望|播报
- (2023-06-08)搭乘“卿创号”,漫游藤铁世界|环球快看点
- (2023-06-08)纪录式戏剧《了不起的你》:一部温柔有力的“凡人志”
- (2023-06-08)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特邀专家来校参观交流并作产教融合专题讲座|全球今日讯
- (2023-06-08)世界看热讯:国有大行存款利率 新一轮下调
- (2023-06-08)爱心护考 两江新区人和街道天湖美镇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 (2023-06-08)世界看点:斯宾塞祝贺《暗黑4》发售 开服后爽玩了18小时!
- (2023-06-08)今日快看!土耳其里拉持续贬值 再创历史新低
- (2023-06-08)即时焦点:中通客车:公司主业为客车制造 公司将根据产品需求不断完善改造生产线
- (2023-06-08)沙特额外减产无法盖过需求忧虑!国际油价延续跌势
- (2023-06-08)世界今头条!一夜10大转会动态:梅西加盟迈阿密国际,贝林厄姆交易完成
- (2023-06-08)【文明在遵义】播州区: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环球速看料
- (2023-06-08)股价创近7个月新高,特斯拉一度大涨超4%!16万就能买到Model 3?美国政府确认:符合税收抵免条件|当前报道
- (2023-06-08)大连市气象局发布海上大风蓝色预警【IV级/一般】【2023-06-07】
- (2023-06-08)环球报道:高考头一天,警察蜀黍有多忙?
- (2023-06-08)注意!圣龙股份将于6月28日召开股东大会
- (2023-06-08)环球快资讯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宣布 将于周五(6月9日)开会讨论/表决该公司与日本卫材的阿尔茨海默症药品Leqembi
- (2023-06-08)指鼠为鸭?江西省教育厅介入“食堂老鼠头”事件,网友爆料教职工要求控评,涉事窗口几乎没人去吃饭了…… 环球快播
- (2023-06-08)亚运歌曲《美丽富阳等你来》创作者俞自清 用歌曲彰显富阳人迎接亚运的热情
- (2023-06-08)微信电脑版视频打不开怎么回事(微信电脑版视频打不开咋办)-全球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