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年首月,北向资金买入A股状态拉满,单月净买入超人民币1400亿元,创史上单月净买入金额新高。在兔年A股首个交易日,北向资金更是大举买入186亿,这个金额排在沪深港通开通以来第6位。同时,北向单月净买入超过2022年全年净买入总金额,成为A股今年的主要增量资金。
【资料图】
拥有全球视野的北向资金,因何被A股吸引?这样饱满的买入状态又会持续多久?北向资金的行业偏好中又藏有怎样的掘金故事?带着这些疑问,财联社专访了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由他来解读“聪明钱”狂飙突进当中的隐藏密码。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瑞银全球客户的反馈,目前的资金回流状况以对冲基金加仓为主,更大规模的公募基金回流只是刚刚开始,随着未来更多上行经济数据的出台,还会有一部分长线公募资金回归中国市场。
探寻一:北向资金因何快速流入A股?
据wind数据,今年1月所有交易日中,除1月3日小幅净流出6.45亿元人民币外,北向资金都处于净买入状态,并有5个交易日净买入超百亿,4个交易日净买入接近百亿。那么,北向资金近期快速流入A股的原因为何?
孟磊分析近期北向大举流入有两个最主要原因。
第一,去年大量外资净流出的核心因素在于疫情管控,疫情动态清零背景下经济情况下全年GDP增长较弱。而变化出现在11月至12月颁布的新20条和新10条。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是为数不多经济增速还在加速的经济体,预计经济增速可达到4.9%,两会期间的目标可能是5%,甚至比5%更高。对海外资金而言,全球比较之下中国经济还是有一定的相对优势。
第二,与包括港股在内的海外中资股相比,去年11、12月的A股市场跑输幅度比较大。对于同一个中国市场来说中长线走势是一致的。短线走势当中,两个市场差值最多在15%以上,去年最后两个月的差额说明国内投资者当时更偏向谨慎。从海外投资角度,H股涨得多,A股涨得少,相比之下涨幅少的就有一定吸引力,若以港股涨幅做正确定价,显然A股弹性更大。从北向资金角度看来,会体现在实际买盘非常明显,也就是最近每天都有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进来。
探寻二:因何北向买、内资抛?
北向资金以每日约百亿规模大举买入的同时,也不乏内资机构卖出A股,内资机构抛售A股意味着什么?
在孟磊看来,出于理解的不同角度,北向买内资抛算正常现象。美国、欧洲投资者做全球比较时,看到的是欧美经济体放缓、中国经济加速。但国内投资者配置不在全球,很多投资者也不是港股通基金,而是纯A股基金。纯A股基金担心的问题包括:国内会不会出现二次感染?一季报到底怎么样?复苏力度到底有多强?
春节期间会出现低基数效应造成的反弹,但到底反弹的天花板有多高,现在我们没有明确的答案,更多还是要看二季度出炉的各种数据。在已有20%左右涨幅情况下,一部分国内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但只要市场基准逻辑无大变化,总体瑞银还是持乐观积极态度。
探寻三:北向资金后期能否持续流入?
去年年底及今年年初,瑞银曾预计2023年将有人民币2000亿元海外资金净流入。因为1月份的大额净流入,目前看来此预测面临上线风险。普遍来看,北向资金在好的年份全年流入都在3000亿元以上,如果2023年是好的年份,北向外资流入可能会超出瑞银此前的预测。
那么,北向资金在何种情况下会持续流入A股呢?
孟磊认为,只要中国经济向好,中国股市依然有比较优势。在美元走弱、全球利率下行背景下,资金会走向新兴市场,中国经济若能维持反弹态势,资金便会持续流入。其次,前一段时间A股跑输海外中资股,在大中国资产类别下的A股仍有一定比较优势。若A股未来涨幅比港股要高,此优势才会消失,但目前这个时间点还没有出现此问题。
探寻四:北向资金有哪些行业偏好?
据Wind数据,近1个月以来,北向资金重点加仓了电力设备、非银金融、食品饮料、电子、银行、有色金属等,净买入金额均在百亿以上,电力设备行业更是获北向资金净买入230.82亿元。北向资金到底拥有怎样的行业偏好?
北向资金从全球配置角度出发,更多会选择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因为资金限制,北向资金在A股会投资市值足够大、盈利足够稳定的“大白马公司”,而这些公司普遍分布在大的行业里,小的行业不多。
其次,中国的电力设备和食品饮料行业具有全球比较范围内的优势,北向资金板块配置偏好非常稳定,若未来一段时间持续加仓,资金依然会主要流向电力设备、食品饮料这些板块。而金融股并非特别偏好,主要是为了不偏离指数权重。
探寻五:港股回调是否为短期现象?
A股获得外资青睐之时,港股却出现了轻度回调,恒生指数在1月30日与31日连续下跌超800点;同时,与北向资金相反,南向资金呈现出一定的获利了结倾向,连续出现净流出。
瑞银认为港股回调及南向资金获利了结是短期现象,短期获利更多出现在一些技术性的投资者上,而不是中长线不看好。
春节后,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从中期角度来看,目前港股估值仍在低位。而经济复苏带来的整体营收上涨、原材料价格下跌带来的利润率都将反映在中期估值上。如果预期经济反弹达到5%左右、港股盈利增长达到15%以上,那目前港股的涨幅则只是刚刚开始。
为您推荐
- (2023-02-02)环球讯息:有色金属行业月报:美联储加息符合预期 金属价格普涨
- (2023-02-02)百克生物(688276)点评报告: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获批 市场广阔、期待放量|动态焦点
- (2023-02-02)焦点快看:2023年1月股市流动性观察:外资先行 内资有望接棒
- (2023-02-02)当前要闻:分众传媒(002027)首次覆盖报告:当风轻借力 一举入高空
- (2023-02-02)中国电建(601669):把握双碳机遇 “一体两翼”再起新征程
- (2023-02-02)今日要闻!石英股份(603688)跟踪点评:高品质石英砂稀缺性凸显 股权激励彰显信心
- (2023-02-02)首旅酒店(600258):四季度业绩承压 关注节后商旅恢复弹性-全球即时看
最近更新
- (2023-02-02)当前速讯:外资机构如何看北向买、内资抛?专访瑞银孟磊:更大规模外资公募回流才刚刚开始
- (2023-02-02)盘面震荡走低、次新股普遍回调,N田野涨逾20%
- (2023-02-02)当前动态:北交所早盘收评:今日盘面震荡走低,N田野涨近20%
- (2023-02-02)需求靠预期支撑?硅料价格重回20万元/吨 业内直言“看不懂逻辑|世界观焦点
- (2023-02-02)美国1月ISM制造业继续萎缩,五连跌,创2020年5月来最低
- (2023-02-02)天天视点!多地开年定调楼市 “支柱产业”如何助力稳增长
- (2023-02-01)吉林碳谷:2022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93.77%~106.48%
- (2023-02-01)鲁班药业:2022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90%~165% 环球滚动
- (2023-02-01)艾能聚:北交所发行底价由7元调整为3.59元/股
- (2023-02-01)机构解读注册制改革:券商投行业务直接受益 创投公司迎来历史性机会
- (2023-02-01)今日快讯:格林斯达(873139):完成定增999.90万元
- (2023-02-01)百夫长(871512):公司名称变更
- (2023-02-01)北交所龙虎榜|乐创技术今日成交9587.95万元,换手率达29.07%
- (2023-02-01)秋乐种业:2022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44.73%~57.21%
- (2023-02-01)今日看点:深圳普惠小微减息政策竟成房贷“利息补贴”?贷款中介:经营性贷款可买房,减息后利率最低2.8%
- (2023-02-01)盘面小幅收涨,凯华材料领涨
- (2023-02-01)北交所早盘收评:盘面冲高回落,凯华材料封涨停
- (2023-02-01)吉利旗下车企官宣借壳上市 推动全球前两大富豪“会师”电动车赛道 天天热点评
- (2023-02-01)去年工业企业利润超8.4万亿 同比下降4.0%
- (2023-02-01)“价格冲击”才刚开始:今年德国工业为能源支付费用将比俄乌冲突前高40% 天天微资讯
- (2023-02-01)世界快讯:“大胸鸡”恐成拦路虎 通用汽车刚宣布的创纪录锂矿投资面临挑战
- (2023-01-31)ST新华物(835169):拟定增542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当前焦点
- (2023-01-31)北交所龙虎榜|欧福蛋业今日封涨停榜,换手率达43.87%_天天聚看点
- (2023-01-31)奔朗新材(836807):获得2022年度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 (2023-01-31)【环球热闻】恒实股份(838428):中标672万元项目
- (2023-01-31)【天天报资讯】北交所龙虎榜|乐创技术今日封涨停榜,换手率达24.39%
- (2023-01-31)北交所龙虎榜|天宏锂电今日封涨停榜,卖一净卖出1270.51万元_环球速递
- (2023-01-31)天元通信(873768):拟定增1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 (2023-01-31)明致体育(838802):拟定增1000.5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全球热推荐
- (2023-01-31)蜀虹装备(831642):2022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90%~120% 环球速看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