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开门红,资金齐点赞。开年以来,A股上证指数上涨超过2%,人民币汇率升值超过2%,反映了开年人民币资产的“红火”。
北向资金7个交易日净买入逾400亿元、多只中国资产ETF成交额大增、多家海外大行高调唱多A股……市场行情回暖之际,被视为“聪明钱”的外资颇为活跃,或加大买入力度,或表达乐观看法,传递出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及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资料图)
在受访外资机构看来,无论从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还是估值合理程度分析,中国市场都存在着全球投资者不容忽视的投资机遇,外资增配中国资产大势不变、前景可期。
形成共识 外资“唱多”又做多
拿出“真金白银”,这一回外资是既“唱多”又做多。
2023年首个交易日,便有A股被外资“买爆”。1月3日,境外投资者对华测检测的持股比例达28.11%,触及外资28%的暂停买入线。据深交所披露,截至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华测检测等6只股票的外资持股比例超过24%。
自2022年11月以来,北上资金连续增持境内股票,亮明看好A股的态度。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说,外资连续流入,成为近期市场上最主要的增量资金之一。
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快速升值,开年以来相继升破6.9元、6.8元。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7亿美元,较上月末上升102亿美元,为连续第3个月上升。
在市场人士眼中,以上种种情况并非个别现象,外资加仓A股正在形成一股趋势。“放眼全球,2023年,中国在经济增长、政策环境和通胀周期等方面都处于有利位置。”近期一直“唱多”A股的高盛于1月9日再度提高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位。另有多家华尔街投行将“做多A股”列为2023年最重要交易之一。
信心增强 经济有前景开放有红利
信心,是干事创业的前提。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当看多中国资产逐步成为共识,市场的信心又来自哪里?
信心源于中国经济逐步恢复及长期向好的前景。“2023年,A股的盈利增长将回升至15%。”瑞银证券中国策略分析师孟磊日前在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上说,瑞银对500位中国企业家进行了调查,其中79%的受访者预计国内订单将在未来6个月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近期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2023年世界将面临“更艰难”的一年,但中国经济将稳步增长。
信心源于中国坚定不移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改变。证监会近期表示,将推动沪深港通互联互通扩大标的、优化交易日历落地。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信心还源于中国资产较充分的风险释放及较合理的估值水平。机构普遍认为,当前中国股票估值较低,房地产市场、平台经济监管等多个领域出现积极变化。路博迈基金相关人士称,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处在十年来较低的位置,“对习惯左侧投资的外资来说,现在就是买入的时机”。
良性循环 大机遇吸引更多“长钱”
“超配”“避风港”“2023年十大交易之一”“迎来逆转”……在采访过程中,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这些乐观表述成为外资对2023年中国资产看法的“关键词”。有机构人士指出,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比重有望继续提升,这也意味着,A股市场将迎来更多长期资金。
随着市场对中国经济的预期改善,机构预测2023年外资有望大规模回流A股市场。瑞银认为,外资正在等待进场机会,2023年将有约2000亿元的海外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德意志银行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说,一旦中国的经济增速在2023年下半年和2024年持续回升,金融市场资金将有望持续流入中国。稍早前,高盛预计2023年北向资金将净流入约300亿美元,按照最新的汇率折算,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
看好中国机遇的国际机构,除了增持中国资产外,有的还增设在华机构、扩大投资、广纳中国人才。
渣打中国日前宣布,经相关监管机构同意,渣打中国正式参与国债期货交易,顺利完成首笔国债期货交易。渣打银行(中国)总裁、行长兼副董事长张晓蕾近期透露,渣打银行计划在北京成立一家证券公司,目前已进入监管审批阶段。证监会公开披露信息显示,目前还有多家拥有外资背景的筹建证券公司正等待监管部门审批。
风物长宜放眼量。过去一年,经历重重考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不减。新年伊始,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进取的蓬勃活力。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中国将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持续而广阔的投资机遇。
正如高盛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近期所体会到的:“在全球市场动荡时期,中国资本市场凭借良好的基本面、较低的估值,提供了相对安全的‘避风港’,资金回流中国资本市场成为趋势。制度型开放滋养下的A股市场吸引力将不断增强。”
为您推荐
- (2023-01-12)桃李面包(603866):Q4业绩短期受疫情影响 23年有望进入恢复阶段 天天滚动
- (2023-01-12)每日一基:交银持续成长主题混合(005001.OF):穿越牛熊、择时能力突出、成长风格、绝对收益型、行业适度轮动 当前播报
- (2023-01-12)光伏设备行业点评报告:产业链降价刺激需求 进而拉动硅片价格企稳利好硅片设备行业
- (2023-01-12)能源行业:氢能:绿色能源的终极答案|天天实时
- (2023-01-12)2023年1月11日利率债观察:23年的第一场14D逆回购 比22年来得早了一些 视焦点讯
- (2023-01-12)玻璃行业跟踪报告之三:浮法玻璃: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 (2023-01-11)【世界报资讯】重庆百货(600729):股权激励目标明确 看好业绩稳步修复
最近更新
- (2023-01-12)外资点赞稳经济 聪明钱做多A股 世界视讯
- (2023-01-12)乐创技术今日申购;微创光电签订1.65亿元合同;深圳生育三孩将补贴1.9万元
- (2023-01-11)大树智能(430607):获得国家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世界关注
- (2023-01-11)世界要闻:网传北交所2023年将打通转板机制,可能性有多大?市场会如何反应?
- (2023-01-11)保丽洁将于1月16日开启申购 发行价格为7.95元/股 全球实时
- (2023-01-11)当前热文:润农节水:拟使用不超过1.5亿元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 (2023-01-11)邑通道具(835979):拟10派1.90元,共派送现金1548.50万元
- (2023-01-11)全球观热点:浏阳河(832672):拟10派0.5元,共派送现金292.40万元
- (2023-01-11)弘森药业进北交所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财通证券 天天聚看点
- (2023-01-11)焦点精选!微创光电:共签订1.65亿元两重大合同
- (2023-01-11)全球快报:益通建设(831343):中标道路工程EPC工程总承包项目
- (2023-01-11)盘面震荡收跌,邦德股份涨逾7%
- (2023-01-11)全球市场去年“股债双杀”后 头部机构如何“挖矿”2023-环球看热讯
- (2023-01-11)北京检验挂牌新三板:主营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2021年净利1543万元_全球观察
- (2023-01-11)北交所早盘收评:盘面窄幅震荡,邦德股份涨逾8%
- (2023-01-11)世界银行将2023年全球GDP增速预期下调至1.7% 并警告存在衰退风险 天天热资讯
- (2023-01-11)环球热门:外资机构观点趋于一致:看多中国经济 做多中国资产
- (2023-01-10)北交所做市重大进展!15家券商拟参与,预计春节后可正式上线
- (2023-01-10)知鱼智联(873751):拟定增342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 (2023-01-10)建元科技(873641):拟10派6.00元,共派送现金600.88万元 焦点信息
- (2023-01-10)科炬生物(872334):拟定增528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归还借款 当前快讯
- (2023-01-10)客都股份(871589):变更证券简称为“客都旭泰”_世界今热点
- (2023-01-10)浙江大农破发触发绿鞋机制,主承销商已用超额配售资金购入280.25万股 环球新消息
- (2023-01-10)艾能聚获北交所IPO批文 保荐机构为东吴证券
- (2023-01-10)峆一药业获北交所IPO批文 保荐机构为国元证券
- (2023-01-10)华夏光电(833613):完成定增2089.26万元
- (2023-01-10)万联城服(835800):拟10派1.45元,共派现996.26万元|全球讯息
- (2023-01-10)欧福蛋业北交所IPO打新冻资241.64亿元 获配比例0.44%
- (2023-01-10)进一步看涨!大摩再次上调MSCI中国指数目标位-全球聚焦
- (2023-01-10)盘面小幅收跌,光伏储能领跌、康普化学逆市涨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