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沪深交易所发布关于了减免2023年度相关费用的通知。
为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沪深交易所推出 “组合式”降费措施,发挥好交易所支持、服务资本市场的功能,持续降低市场成本,沪深交易所推出了“组合式”降费措施,减免相关交易和服务费用。
(资料图片)
减免的范围包括:上市公司上市初费和上市年费、交易单元使用费、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网络投票服务费等。而根据测算,此次降费沪深交易所总共让利大概8个亿,其中沪市5亿、深市3亿。
同日,中金所、上金所等也都相继发布了相关“减费”措施。
降费背后
让利近8亿的手续费,对于对于市场投资者来讲,不算特别多;而在动辄几千亿的沪深市场中就更不必提,几乎激不起水花。
降费,更多是一种态度,对提高市场交易热情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在讨论其是否真的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意义之前,为了更完整的了解其中的逻辑,我们先往前推,试想一下出发点。即什么时候会有降低市场成本的需求呢?
市场如火如荼,热钱涌入,交易旺盛时,有降费的必要吗?别说降费,这种时候不提价泼冷水,让市场降温都很罕见。
只有在资金、行情流动性收紧,企业又存在比较迫切融资需求,供需失衡加剧时,才需要用一些手段去刺激市场,缓解问题。
而从各大指数上看,目前市场确实走到底部区域。上证50、沪深300、中证1000、北交50等代表市场中各个量级企业的指数,走势都偏弱。
上证50
沪深300
中证1000
北证50
近期的市场遇冷能理解,全国放开后除了医疗板块迎来一波迅猛又直接的需求,行情上扬一段时间以外,其他行业基本大部分都处于复苏期,特别是叠加了这波开放后的超强冲击,疫情遍地开花,全方位的涉及各个行业的每个环节,市场行情短期受冲击明显。
虽可预见的是这波疫情已经逐渐走向峰值,未来消费复苏有望逐步恢复,修复的可能性很大。但此前的防疫三年,加上今年以来发达经济体施行的宽松的财政政策、复杂的国际环境等因素,使得市场信心仍处于谷底,开放后的疫情冲击更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大盘交投疲软之际,场内避险情绪达到顶峰。
此时的降费,虽然收益主体是上市公司,和个人投资者的几乎没有关系,但作为一种信号,可以期待后续还有很多宽松政策的出台。
比如就最近银保监鼓励加大险资进入市场力度的消息:“银保监会正在抓紧研究谋划2023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一系列监管政策措施。包括全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支持保险资金持续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等”。目前险资余额有24.5万亿,而投入股市基金差不多3万亿,这中间的操作空间相当具有想象力。
要增量资金入市,保险就积极响应后,其它养老金,个人养老金,企业年金等等,是不是接下来也都要表态?
可以说降费像是一发信号枪,政策组合拳逐步出台,这波利好更大的意义在于打响向场内传递信心的第一枪。
和北交所有什么关系?
乍一看似乎没什么关系。
但从整个环境来看,板块内的行情又怎么逃得开大盘的影响呢?
降费中的直接目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作用最深的,就是上市企业本身,国家希望企业能加速恢复元气,给出的条件和支持只多不少,在这个层面上看,北交所内的中小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和发展都更为迫切。
并且从年底IPO开闸的情况看,本身在其他板块里,破发集中时监管层按常理来说会适当的降低发行速度,但北交所却反其道而行,越破发越加速扩容。
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很难称得上乐观,高比例的破发率、屡创新高的中签率、屡创新低的申购资金,无不在吞食投资者的信心,再加上岁末资金紧张,让二级市场股票购买力和购买意愿极低,本身盘子也小,主动买盘一少,承接不住而抛盘有余导致阴跌不止,显然北交所2022年的行事依据还存在很大的调整空间。
但无法否认的是,在北交所2023年的明显利好政策组合叠加的一年来临之际,和其他板块相比,也显得更具有投资价值。毕竟老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之前不哭都给糖了,现在北交所内部是真的哀嚎声一片了,明年后门不得哐哐大开。
其实过去的新三板,最初成立之际的扩容速度更为惊人,在短短几年上市了超过1万只新股,但在500万投资门槛和较低的挂牌条件下,大部分几无任何成交,直到后续引入创新层和精选层后新三板才再焕发生机,走出了如吉林碳谷、长虹能源上涨数倍的大牛股。
从新三板过去的经验看,一味的扩容似乎很难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北交所目前开市已一年多,但目前仅100多家公司,尽管也曾走出过短期涨幅接近3倍的硅烷科技,但大部分公司上市后一路下跌,令参与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是估值是真的被低估了,还是这个本身就是企业的自身价值?如果北交所没有低估,那是不是A股其他板块还存在着高估的区间?或者承认真正优质的、长牛公司确实不多,大部分企业估值也算不上便宜,性价比不算太高。
在这个基础上,思考如何平衡企业和市场买方之间的需求,让交投真正充分运转起来或许比单向将重点放在板块扩容来的更有意义。
结语
局面的扭转需要行动,等待信心恢复和希望重塑需要时间。
目前来看,不管是沪深还是北交所的下调的空间颇为有限,加上各种政策组合拳逐步出台,市场连续出现地量,在年底阶段似乎没有道理继续看得那么悲观。
展望未来,疫情总会过去,需求总会重燃,还是那句话,我们仍然保持谨慎乐观。
犀牛之星·研究院原创/出品
文章作者 | KK
为您推荐
- (2023-06-01)仙佑公司:膏药行业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亮点纷呈
- (2023-05-31)金融市场流动性与监管动态周报:当前A股市场情绪处于什么水平?|环球今头条
- (2023-05-31)快消息!国防军工行业跟踪周报:业绩落地+增量订单+增量资金 三要素共振加速行业反转
- (2023-05-31)环球热议:汽车热管理行业深度报告:乘新能源汽车东风 热管理迎来新机遇
- (2023-05-31)汉钟精机(002158)跟踪点评:流体机械龙头稳中有进 真空泵持续成长_最资讯
- (2023-05-31)焦点速看:2023年6月十大金股
- (2023-05-31)天天新动态:航空行业4月民航数据点评:民航客运市场加速复苏 暑期旺季值得期待
最近更新
- (2023-06-01)世界看热讯:苹果晒App Store去年业绩:创收1.1万亿美元,超九成归于开发者
- (2023-06-01)北交所早盘收评:盘面探底回升,星昊医药跌逾5% 环球关注
- (2023-06-01)参保群众“不跑路”,武鄂黄黄社保实现“一城通办”|环球观点
- (2023-06-01)当前简讯:Odd Muse 重返考文特花园 The Yards
- (2023-06-01)马斯克时隔半年重登“世界首富宝座”,资产近2000亿美元
- (2023-06-01)北交所电池测试设备第一股今日上市!首日开盘一度涨逾20%-视焦点讯
- (2023-06-01)速讯:蹦蹦蹦是什么歌dj_蹦蹦蹦是什么歌
- (2023-06-01)《速度与激情10》破8亿 成2023年进口片票房冠军-新资讯
- (2023-06-01)“儿童食品”三大问题:噱头大于实质、价格过高、配料不科学|天天关注
- (2023-06-01)武汉蓝电今日上市;生物谷收到北交所问询函;泽生科技拟定增2亿元
- (2023-06-01)海外网友热议LNG击败TES:Rookie该退役了!JKL这场在1V9
- (2023-06-01)保险资管产品前五月成绩单出炉 多款偏股产品收益亮眼 全球新要闻
- (2023-06-01)德国也不例外!欧洲通胀全线大跌,美元创两个半月新高 世界消息
- (2023-06-01)全球Q1新能源车销量激增28%,特斯拉比亚迪“双雄争霸” 每日快讯
- (2023-06-01)三天期!债务大限逼近,美国财政部拟超常规发行极短期票据
- (2023-06-01)全球播报:一句话解释爱情是什么_什么叫爱情
- (2023-06-01)光电共封装CPO板块5月31日涨0.94%,新易盛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5.71亿元
- (2023-06-01)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英语作文_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每日热闻
- (2023-06-01)一勺言 | 碧桂园的新地图里,谁地位上升了?
- (2023-06-01)雀巢速溶咖啡是什么咖啡(雀巢速溶咖啡的好处与坏处)_天天最新
- (2023-05-31)QS学科排名盘点:生命科学与医学篇
- (2023-05-31)当前要闻: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加速融合
- (2023-05-31)热资讯!生物谷:收到北交所问询函
- (2023-05-31)【YOUNG帆启航 就业加油站】@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可享这些政策优惠! 天天消息
- (2023-05-31)收拾旧物翻出三支猎枪,市民主动进行上缴
- (2023-05-31)水粉画教程 风景_水粉画教程 全球今头条
- (2023-05-31)索拉特(870512):拟10派1元转增1股,共派送现金788万元 热点
- (2023-05-31)天天速递!风景园林(838795):获得2023年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 (2023-05-31)泽生科技(871392):拟定增2亿元,用于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 (2023-05-31)东方水利IPO暂缓审议